“以往出村只有一条路,现在村子变得干净整洁,居住环境好了,游客也多了。”7月27日,在张湾区汉江路街办梁家沟村,古树小桥、流水人家,沿途鲜艳的月季花绽放,成片的小水果种植已初具规模,经营农家乐的刘阿姨感慨地说。
作为乡村振兴建设试点村,梁家沟村围绕土地利用、村道美化、基础设施建设等全面提升村容村貌,四季小水果特色产业不断培育壮大。赏田园风光、体验农家活、品尝农家菜,一拨拨游客纷至沓来,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。
村庄美、产业兴、生活富,是广大农民的共同心愿。今年以来,张湾区致力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,在全区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30个重点项目清单中,有基础设施建设、农村融合发展、激活农村消费市场、补齐乡村医疗短板等15个乡村振兴类任务,积极推进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等全面振兴,让村民的幸福生活在家门口“升级”。
用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。按照“一乡一品、一村一特”思路,张湾区着力实施农村道路畅通、乡村清洁能源建设、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档升级等乡村产业兴旺工程。累计启动47个乡村振兴产业项目,总投资3800万元。积极争取1.73亿元资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,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。如今,七彩西沟、堵河画廊、古韵黄龙、茶香柏林,一批产业特色鲜明、基础设施优化、乡村吸引力增强的特色乡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。
将精准服务送到田间地头。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,全区党员干部开展进村“一对一”服务,把最实用的技术送到农民手中,助力农业增效、农村发展、农民增收。40余名科技专员深入田间地头,开展技术服务指导60余次,培训农民2600人次,发放农用物资等各类实用技术资料3000余份。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,争取50余万元为全区小水果、中药材、蜜蜂养殖等重点产业项目购买保险。加大人才、资金、项目扶持力度,培育农村新型市场主体,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。今年6月,张湾区老母荒云雾剑茶叶专业合作社入选“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”。
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。以群众最迫切的需求为切入点,张湾区各级党组织积极践行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承诺,到乡村振兴对口村察民情访民意,推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,实施一批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。推进乡村路、水、电、通信、物流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,将全区9个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项目纳入2021年党建综合体规范化建设计划,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党员活动室、文化广场、农家书屋等各类阵地整合建设,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。(十堰日报特约记者 赵尹)
编辑:董满